爱游戏官方网站app
产品拆解 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
【哔哥哔特导读】全国产芯片加持、APP智能控制、超低功耗设计,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用到了哪些元器件?它的内部设计的具体方案又有哪些独到之处?Big-Bit拆解带你一探究竟!随着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升级,洗碗机正慢慢的变成为现代厨房中的“标配”。从早期的单一清洗功能到如今的智能控制、多模式选择和高效节能技术,洗碗机的功能一直更新迭代,满足了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在这样的领域,米家推出的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凭借其大容量、智能化和多功能特性,成为市场中的热门产品。
作为一款兼具独立式与嵌入式设计的洗碗机,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不仅支持多种清洗模式,还搭载了APP智能控制功能,用户都能够远程设置清洗模式、实时监控运作时的状态,并支持预约操作。其16套容量设计适合大家庭使用,高温杀菌和智能开关门烘干功能逐步提升了清洁与消毒效果。
本次,Big-Bit将对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进行详细拆解,探讨其APP智能控制、触控显示功能、智能开关门烘干等功能是怎么来实现的,深入分析其内部电路设计与关键元器件选型。让我们一同探索这款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背后的奥秘。
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触控显示屏中间为状态显示栏,两边是功能触摸按键。
打开能够正常的看到,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内部有上下两层碗篮,内胆为不锈钢材质。
将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的前盖拆开能够正常的看到前盖有一层隔音棉做隔音处理。
在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前盖的另一边能够正常的看到用于洗涤剂分配器。该洗涤剂分配器来自三花亚威科电器设备,其中用到了一个12V的直流电机。
顶部开关门模块用到了一个型号为FK-280PAV-13185B的12V直流电机。
将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的底部拆开能够正常的看到软水盒、分水阀、洗涤直流电机和主控盒。
触控显示板主要元器件有主控MCU、触控MCU、LED驱动、存储芯片、DC/DC 降压芯片和无线通信模组、电容、电感等相关元器件。
MCU内集成的温度传感器则可实现对外部环境和温度实时监控。MCU内部集成的比较器,可支持高速和低速 两种工作模式,在高速模式下可支持高速运转马达的控制反馈,而在低速模式下则可用于电池监测;集成多种高级定时器模块。
BAT32G137还具有非常出色的低功耗性能,支持睡眠和深度睡眠两种低功耗模式,设计灵活。该MCU运行功耗为75uA/,在深度睡眠模式下功耗仅0.45uA。
BAT32G137 MCU可广泛适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及智能家居等,如智能锁、无线监控设备、BMS电池管理、智能电器以及对功耗苛求的便携式产品及领域。
触控MCU同样来自中微半导,型号为CMS79FT738,封装形式为SOP28。
CMS79FT73x系列MCU为中微半导自主研发8位RISC内核MCU, 采用高速率高精度采样技术,具有高信噪比、高灵敏、高可靠性等特点,可实现隔空触摸、滑条触摸、防水等功能。
该MCU大范围的应用于家电、厨卫电器、生活电器、个人护理、接近感应、智能家居等领域。
无线通信模组来自乐鑫科技,型号为ESP32-WROOM-32D,封装形式为SMD-38。
模组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150 Mbps, 天线 dBm,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线D在该电路中用来实现通信功能。
TM1620是一种LED驱动控制专用芯片,内部集成有MCU数字接口、数据锁存器、LED驱动等电路。一般适用于家电设备(智能热水器、微波炉、洗衣机、空调、电磁炉)、机顶盒、电子称、智能电表等数码管或LED显示设备。
存储芯片来自辉芒微(FMD),型号为FT24C02A,封装形式为SOP-8。
FT24C02A 是 2048 位串行EEPROM。该器件采用专有的先进CMOS工艺制造,适用于低功耗和低电压应用。标准 2 线串行接口用于处理所有读写功能。
DC/DC降压芯片来自芯龙半导体,型号为XL1509,封装形式为SOP-8。
XL1509 是一款150 KHz固定频率 PWM 降压DC/DC转换器,能够驱动 2A 负载。芯片内部集成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 护等可靠性模块。
支持4.5V至40V的宽电压输出范围,具有3.3V、5V、12V 和可调版本,输出可调范围:1.23V至37V。
主控板主要元器件有主控MCU、AC/DC电源管理芯片、DC/DC降压芯片、达林顿驱动、电机驱动、整流桥、光耦、继电器、变压器、保险丝、薄膜电容、X电容、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元器件。
来自美硕电气的MPJ-S-112-A-2常开型继电器用来控制CN8通断。其规格为:最大切换电流16A;最大切换电压250VAC/30VDC;最切换大功率4400VA/480W。
交流电另一路经过四个继电器控制给CN9、CN10、CN11三个模块供电。
同样来自美硕电气的MPD-S-112-A继电器控制CN9、CN10、CN11的通断,用到了的5A和10A两种规格,最大切换电压均为250VAC/30VDC。
AC/DC电源芯片来自芯朋微,型号为PN8149H,封装形式为DIP8。
PN8149H内部集成了脉宽调制控制器和功率MOSFET,专用于高性能、外围元器件精简的交直流转换开关电源。该芯片提供了极为全面和性能优异的智能化保护功能,包括周期式过流保护(外部可调)、过载保护、过压保护、CS短路保护、软启动功能。
通过Hi-mode、Eco-mode、Burst-mode的三种脉冲功率调节模式混合技术和特殊器件低功耗结构技术实现了超低的待机功耗、全电压范围下的最佳效率。良好的EMI表现由频率调制技术和Soft Driver技术充分保证。该芯片还内置智能高压启动模块。
整流用的肖特基二极管来自强茂,型号为MBR20150CT,封装形式为:TO-220AB。
两颗规格分别为1000μF 25V和470μF 25V的电容以及一颗电感组的CLC π型滤波器,用来滤波。
主控板所使用的DC/DC降压芯片和触控板一致,也是来自芯龙半导体的XL1509。
主控MCU和触控板主控MCU型号一致,都是来自中微半导的BAT32G137GH。
BAT32G137GH MCU用来控制CN4、CN5、CN8、CN9、CN10、CN11、CN12、CN13、CN14、CN15、CN16各个模块的功能。
达林顿驱动来自中微爱芯,型号为AiP2003,封装形式为SOP-16。
AiP2003是一块高压、大电流的达林顿管阵列驱动电路,内含七组NPN型达林顿管,各组达林顿 管发射机均连在一起,集电极开路输出。主要使用在于驱动继电器、电铃锤、照明设备及LED显示等系统。
TMI8340是一款直流双向电机驱动器,适用于中、大电流电机。两个逻辑输入端(IN1/IN2)作为PWM控制方式的输入,控制流过H桥的电流方向,从而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
其电路抗干扰性好,待机电流极小,输出内阻极低,采用BCD工艺,耐压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反向浪涌电流释放感性负载的能力。
两颗夏普的PC817光耦用来将溢流检测信号以及柜门开关状态信号传输给主控MCU。
通过此次拆解米家智能独嵌两用洗碗机16套N1,我们得知其电路板结构清晰、设计紧凑;在元器件方面用料扎实,并且基本都是用的国产芯片,能够准确的看出国产芯片在家电领域的渗透率已经相当可观。此外,电机部分也全部使用国产品牌,进一步体现了国产供应链的强大竞争力。
在方案设计方面,核心控制采用中微半导高可靠大资源MCU,满足复杂算法应用。BAT32G137 MCU具备高精度模拟感知能力及高运算能力可快速检测水质,检测出餐具污浊度, 辅以智能AI算法自动匹配7-12种精细化洗涤程序,支持智能预约功能,方便APP 进行远程控制和了解掌握洗碗进程。
此外,中微半导BAT32G137 MCU通过搭配中微爱芯AiP2003达林顿驱动实现继电器控制,进一步完成高压电路区域的功能管理。
在主控电路板的电源设计上,采用芯朋微的PN8149H AD/DC电源芯片,与PC817光耦及变压器组成SSR反激电路,完成交流到直流的转换及降压功能。随后,通过芯龙半导体的XL1509 DC/DC降压芯片将12V电压降至5V,为其他元器件供电。
触控部分来自中微半导自研的高灵敏触控芯片方案,能够迅速准确响应用户操作,并且支持防水操作,给用户所带来得心应手的操控体验。
触控显示通过中微半导的CMS79FT738触控MCU与天微的TM1620 LED驱动协同实现。无线通信则采用乐鑫科技的ESP32-WROOM-32D模组,实现Wi-Fi和蓝牙通信功能。电源部分采用芯龙半导体的XL1509 DC/DC降压芯片完成降压功能。
在元器件选型方面,这款洗碗机对安全可靠性要求尤为突出,其主控MCU、触控MCU均采用来自中微半导的高可靠高抗扰芯片,可以轻松通过各类EMC测试及安规认证。高灵敏高抗扰触摸SoC CMS79FT738,所有口线都具备触摸及AD功能,可以轻松通过CS 动静态10V,EFT 4.5KV,ESD 8KV(接触放电) 、ESD 15KV(空气放电)等各类EMC测试,并能够最终靠用户铜棒测试。
此外,Big-Bit还发现,该洗碗机用的到主控MCU BAT32G137具备超低功耗,功耗低至0.45UA@深度睡眠模式,0.7uA@深度睡眠模+32.768KHZ+RTC,支持洗碗机在节能洗模式下,耗电量仅为0.53kW・h。
无线 µA。而AD/DC电源芯片 PN8149H则通过Hi-mode、Eco-mode、Burst-mode三种脉冲功率调节模式的混合技术及特殊的低功耗结构设计,实现了超低待机功耗及全电压范围下的高效能表现。
可以看出,在节能环保和智能化需求的驱动下,低功耗慢慢的变成了家电领域对元器件选型的核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