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NEWS

产品展示

怎么样才能解决基层文电“烦恼”又增效?一起看这4组见闻

发布日期:2024-12-19   发布作者: 产品展示

  下发文电是部队机关安排工作、部署任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作为“五多”之一的文电多问题虽得到较好纠治,但仍存在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的现象,分散基层精力,使官兵疲于应付,制约基层建设与发展。

  前期,办公厅转发《关于旅(团)级机关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基本规范(试行)》,为部队量身定做了“拿来即用、照着能做”的操作规程。各部队要深入学习研究,认真抓好落实,结合自己实际完善有关措施,强化机关统筹,精简各类文电,从限定发文情形、精简内容篇幅、减少数据统计报送等方面入手,切实规范文电下发形式与内容,提升抓建基层的质量效益,真正为基层减轻负担,凝心聚力做好练兵备战工作。

  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持续深入纠治问题,为基层减压减负,激发官兵训练热情。图为某中队文书为战友进行400米障碍动作演示。邹毅 摄

  这天下午,连队体能训练集合的哨声响起。我提前换好体能训练服,和战友们一同来到训练场锻炼。作为连队文书,如今我每天都能准时参加训练,各项成绩都有提升。

  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入伍后,连队领导见我有一定的文字和计算机基础,就安排我接任文书一职。得知文书主要是与各种文件通知打交道,我有信心干好这份工作。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虽然上级反复强调纠治“五多”问题、规范发文途径,但我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一些文电改头换面以“白头”或是网盘形式下发,时常让我措手不及,只能利用训练和休息时间加班处理。

  一天早上,我接到一名机关干部发来的信息,要求在午饭前提交一组报表。正当我埋头整理报表时,另一科室告知“网盘有一个紧急通知,请马上下载”。我赶忙下载下来,通知说第二天有一个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授课,要求基层尽快确定参会人员并上报名单。我不得不停下正在整理的报表,立刻向连队汇报授课事宜……那一段时间,我一边处理日常事务,一边时刻关注手机或网盘动态,工作进度时常被打乱,效率大幅度的降低,更不要说按时训练了。

  一名团领导在基层蹲点期间,对“五多”问题做了一次专题调研。谈心时,我如实反映了机关下发文电过于随意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有损机关形象威信,也给基层正常工作训练增添了负担。”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团领导这样说。

  随后的一次连务会上,这名团领导带着一份规范机关文电下发的通知来到连队。原来,团党委带领机关各部门认真研究解决“五多”问题的相关法规,落实其中要求,正规机关发文途径,进一步明确所有文电一定要通过公文系统下发,不得以白头件、手机短信、网盘电子文件等形式变相发文。同时,下发文电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基层实际,给基层留足落实时间。团队还将“文电下发是否合规”纳入机关基层双向讲评反馈机制,对违规发文的部门予以通报。

  如今,变相发文的现象已基本得到纠治,文电数量逐步减少,工作也能更加投入、更加专心。近期,我认真投入到备战年终考核的训练中,努力补齐短板弱项。

  合并通知事项、精简内容要求、压缩材料篇幅……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查看作战值班室下发的次日工作通知。这份不到一页的表格式通知里,明确了第二天要开展的实弹射击、保密教育、驾驶员集训考核等5项工作,内容清晰简练、要求明确具体,基层照着就能干。

  作为基层干部,不仅要抓好连队战备训练、政治教育、安全保卫等日常工作,还要根据机关通知完成各项临时任务。过去,个别机关干部没考虑基层实际,部署一项工作时,多个部门交叉重复发文的情况时有发生,让基层开展工作没有头绪,影响自主抓建成效。

  有一次,连队承办一项示范观摩会,观摩会展示内容较多,涉及多个机关部门和业务科室的业务工作。紧张的准备时间里,我们大家常常收到各科室对自己负责的相关工作的发文部署。由于展示内容多次做调整,个别科室还会反复发文提要求,连队落实起来常常“按下葫芦起来瓢”。结果,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够充分,示范观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随后组织的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我代表连队深入剖析反思了这次的经验教训,也如实提出了机关缺乏工作统筹、一个部门一个令,以及文电过多过频、只见提要求不见具体指导等问题。“文电过多,频繁干扰基层工作思路,必然导致基层忙乱。”

  绝不能让为基层减压减负成为一句空话。为解决此类问题,旅队深入落实相关法规要求,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纠治文电过多的顽症痼疾。机关加强统筹,改变以往各业务科室单独发文、一事一文的发文形式,做到能在旅层面整合发文的,机关部门不再单独发文,要求各部门将需要基层掌握的事项梳理成简明扼要的表格式通知,旅作战值班室每天进行汇总整合、归纳精简,呈值班首长审批后统一下发。旅党委把发文情况作为基层讲评机关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基层为机关各业务科室发文情况打分。

  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很多机关干部改变了以往“以文电推动工作”的理念和习惯,开始更多主动到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基层收到的文电数量少了,内容也更简洁明了,我们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备战打仗各项工作,建设质效水涨船高。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团机关要发挥能动性,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近段时间以来,机关各部门加强文电统筹,基层收到的通知大多紧贴实际、条理分明、言简意赅,我们落实起来思路很清晰。

  我到基层任职后,有段时间感到十分繁忙,仔细复盘,发现许多精力耗费在了处理各级机关下发的文电上。

  此前有一次,机关要求基层前去领取通知并迅速传达落实。我翻看领到的通知发现,一份规范某项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上级对机关的要求,涉及基层的只有一两条,但通知还是原封不动下发至基层;还有一份关于相关采购政策的学习解读,只要求传达至营级以上干部,但连队也收到了文件。这种一转了之的做法,让基层在学习传达上耗费了不少时间。

  还有一次,连队接到机关某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一周内上报单位装备数质量情况。想着不太着急,我就先着手完成一些紧要工作。没想到,两天之后机关就催要统计结果。询问得知,机关没有仔细地了解通知内容就直接转发到基层,而文件上的规定时间是机关上报上级单位的日期。为此,我和文书只能紧急加班到深夜。

  “机关下发文电通知指导工作无可厚非,基层也应认真落实完成。但不加统筹就将上级发文一股脑直接转发基层,会为基层增添不必要的工作量。”一次机关向基层征求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时,有官兵如实道出想法。

  “这种做法只会导致一头忙乱、一头乱忙。”团党委调研感到,通知下发缺乏细化统筹,根源在于机关开展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存在“事前拍脑袋,事后拍大腿”等现象,若不及时纠治,必然加重基层负担,影响正常秩序。

  团党委在机关开展教育整顿,要求机关人员增强法治意识,统筹协调工作,合力抓建基层。机关细化规范下发通知的要求细则,明确机关建立文电值班制度,有关人员在接收上级文电后,区分性质和内容分类办理,确需基层掌握落实的,进行摘要整合后下发。团机关还公布监督电话,基层可随时对“重形式”“轻落实”的业务部门进行反馈。

  整合精简下发文电,基层减负取得实效。近段时间,我明显感到机关下发的文电越来越精炼,基层能够准确快速落实,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

  “这次受表彰奖励人员的相关信息,我已从人力和财务部门的数据表中获取,你们不用再单独上报,只要进一步核准就行……”前不久,我接到上级关于统计上报受表彰奖励人员信息的通知后,第一时间从有关部门获取,然后与各基层单位联系。

  “有了这样的数据表,我们轻松多了。”得知不用再重新统计上报信息,基层单位为我们的做法点赞。

  要求基层统计上报各类数据信息,是机关经常开展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落实起来有时却并不顺利。如今部队动散是常态,各类数据涉及人员信息、装备参数、物资需求等,基层需要层层统计,并指定专人负责,如果赶上人员不在位,还需要一一询问……看似只需填写“几张表”,背后牵扯的精力可不少。

  “如果只是偶尔上报,很快就能完成。可一到大项任务集中的时候,我们常会遇到几个科室同时索要数据或者同类型数据需要反复上报的情况。”一次下基层检查督导中,某营文书反映了机关个别部门随意、重复、多头索要数据的问题。面对基层意见,有的机关干部也有些犯难:机关统计汇总基层相关信息也是客观需要,平时工作很难避免。

  《关于旅(团)级机关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基本规范(试行)》下发后,旅党委带领机关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对照反思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大家深刻剖析感到,机关开展工作必须站稳服务基层的立场,立起向战为战的鲜明导向。认真征询机关基层意见后,该旅党委集思广益,决定从《规范》中寻求解决办法。他们从加强机关内部数据融合建设入手,拉单列表建立数据库、数据表,定时进行维护更新,要求机关各部门做好数据采集更新和共享共用。

  思想上纠偏正向,落实上不打折扣。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机关各科室基础数据表、数据库逐步充实完善。当需要统计信息时,机关人员首先想到的是“找表”,而不再是“找基层”,这样就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张表”统管,“一键式”共享,基层的“数据烦恼”少了,官兵投身练兵备战的心思精力更加集中。某连连长告诉我,近日开展实弹战术训练前,机关通过内部数据共享制订周密训练计划,连队能更加专注于研究打法战法,最终取得好成绩。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对外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技术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